
“十四五”開局,江蘇十三市如何抓重大項目建設?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3-18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現代快報訊(記者 熊平平)牛年春節以來,江蘇省上下抓早、抓緊、抓實重大項目建設,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復工復產。記者從江蘇省發改委了解到,截至2月底,195個在建2020年度省重大項目復工率已超九成。
“十四五”開局,江蘇十三市如何抓重大項目建設?
【概要描述】現代快報訊(記者 熊平平)牛年春節以來,江蘇省上下抓早、抓緊、抓實重大項目建設,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復工復產。記者從江蘇省發改委了解到,截至2月底,195個在建2020年度省重大項目復工率已超九成。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1-03-18
- 訪問量:0
現代快報訊(記者 熊平平)牛年春節以來,江蘇省上下抓早、抓緊、抓實重大項目建設,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復工復產。記者從江蘇省發改委了解到,截至2月底,195個在建2020年度省重大項目復工率已超九成。
重大項目是經濟增長的“壓艙石”?!笆奈濉遍_局,江蘇十三地市早已經忙碌起來,積極為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部署工作。
南京市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開門紅”
一是制定留工穩崗政策。出臺《關于支持企業春節期間留工穩崗促生產的若干指導意見》等文件,對春節期間在建工地成立工作專班,幫助解決問題、協調矛盾,確保項目建設正常有序。按照“一工地一策”原則,相關部門為夜間施工許可、渣土運輸等手續辦理開辟“綠色通道”。在保證工程質量安全前提下,對春節期間未停工項目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給予一定的建筑市場信用激勵。
二是加強項目復工監測。構建“部門+板塊+企業”的調度機制,做好煤、電、氣、油、運等各項要素保障,協調解決項目復工存在問題,推動項目加快復工。
三是推動新項目早開工。2月份全市12個板塊均舉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263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年度計劃投資達665億元。
四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政策100條(2021年版),針對審批過程中所有涉及到企業和政府的事項,充分減層級、減環節、減時限,提供個性化全流程審批服務。全面推廣“拿地即開工”等舉措,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為重大項目落地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無錫市抓實重大項目“穩崗留工”
一是鼓勵企業人員留錫。出臺《關于做好2021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等政策文件,新吳區、濱湖區等地出臺配套政策,支持企業留工用工,鼓勵外地員工就地過年,關心關愛留錫過節人員,今年外地員工返鄉率創歷史最低。節日期間江陰等地企業加班生產比例較高,中芯長電、海力士、華虹等項目過年期間保持生產、建設。
二是創新用工機制。無錫市空港經濟開發區創新“共享用工”模式,解決春節期間部分制造企業員工閑置與物流企業臨時性用工緊缺之間的矛盾,既保障了春節期間物流企業用工,又保持了制造企業員工隊伍穩定,為制造業企業第一時間復工復產奠定基礎。
三是專題推進復工復產。召開全市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會,部署了2021年重大項目建設工作,協調會辦省、市重大項目復工復產存在的困難問題,要求各地各部門進一步強化目標意識、責任意識和緊迫意識,推進重大項目復工復產、加快建設。
徐州市多措并舉抓實重大項目開復工
按照“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要求,全力以赴推動全市重大產業項目及時復工、按時開工、高效推進。
一是強化保障抓復工。協調解決企業在開復工中原料、用工、物流等方面的問題,確保工業經濟穩步發展;梳理復工企業用工需求,采取線上招聘等方式進一步破解企業用工難題;強化企業防護物資供應,重點保障一線人員的防護需求,增強企業復產信心,促進有序生產經營。春節期間,軌道交通、園博園、礦坑整治以及農村產業示范園等省級重大項目堅持施工。
二是加強指導抓復工。實行市領導包掛重大產業項目制度,充分發揮包掛領導、包掛部門和包掛人的服務作用,梳理企業和重大項目復工復產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建立定期交辦制度,確保各項工作有人盯、困難問題有人辦。
三是提高效率抓復工。深入實行重大項目建設“六項制度”,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實施“拿地即開工”,在推進前期手續辦理、破解要素供給瓶頸等方面加快突破,力爭重大產業項目“零延時”開工。組織人力物力,抓住當前黃金時間段,推動項目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資量。目前,17個在建2020年度省重大項目已全部復工,實際在崗人數7270人、到崗率達95.2%;170個市級計劃新開工項目已開工108個,75個在建市級項目已復工58個。
常州市精準發力推動重大項目早復工
常州市精準落實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各項舉措,推動重大項目早復工、早投產,全市30個在建2020年度省重大項目已復工26個,復工率近87%。
一是開展摸底走訪。成立重大項目復工復產工作組,采取線上視頻調度與線下實地走訪相結合的方式,對每個項目進行一次摸排走訪,制定一套復工方案,每日調度項目復工和工人返崗情況,千方百計為項目復工創造條件,確保應復盡復。
二是積極惠企留工。對春節期間不停工的項目企業和留常的項目工人,給予專項資金補貼,并在房屋租賃、交通出行、景點旅游、技能培訓、子女上學等方面給予一定優惠政策,推動項目建設春節不停工、節后早開工。
三是協調解決問題。針對回鄉返常、材料供應、貨物運輸等常見復工問題,召開專題協調會,制定全市集中調度方案,為重大項目春節正常施工、節后復工復產提供堅實保障。四是精準扶持保障。繼續開展重大項目主題年活動,聚焦重大項目招引、推進、增效3大環節,出臺了12條政策舉措,對資源要素、資金補貼、手續審批進行再統籌、再優化,推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盡快落地見效。
蘇州市堅持重大項目穩崗返崗“兩手抓”
一是全面穩崗惠企。推出“穩崗惠企十條”,扎實推進保用工、穩崗位、惠民生,各地通過鼓勵企業主動留人、發放政府補貼、落實權益保障等舉措引導外地職工留在蘇州、穩在崗位。春節期間累計發放工會慰問金703.44萬元;累計投入683.65萬元向職工贈送禮包。截至2月20日,全市已發放穩崗返還資金共8882.96萬元,惠及企業職工42.36萬人。
二是協調人員返崗。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組織開展“點對點”專列、專機、專車返崗服務,全力保障企業節后用工。截至2月20日,已開通專機1架、專列4趟、專車48輛,為21家企業接回職工2339人,重點企業調查返崗率為93.6%,央視《朝聞天下》欄目報道予以報道。
三是著力解決難題。組織各市(區)深入了解項目復工復產困難,協助解決企業融資、物資、人員需求等。常熟市提前準備各項復工材料,確保施工人員到位驗收后即可開工;工業園區開發完成“企業疫情防控管理平臺”,動態掌握2350家企業生產情況及327957名員工出行動向、健康狀況和離蘇返崗情況;吳江實施重點項目產業布局、招商儲備、審批服務、協調推進和效益評價數據共享,強化服務保障、推動項目復工復產。
南通市發力狠抓重大項目開復工
新年伊始,南通市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不動搖,始終突出“一切圍繞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干”的工作導向,加快推進一批重大項目開復工。
一是著眼于“早”,強化專題推動。堅持推動重大項目早啟動,中天綠色精品鋼項目以“9月26日第一臺高爐點火”為目標,倒排時間節點,加快推進;通富微電生產線春節“不打烊”,全力沖刺“開門紅”,員工到崗率達100%;呂四起步港區“2+2”碼頭項目克服地質條件復雜、可作業窗口期較短的不利因素,全速推進工程建設。
二是著眼于“快”,強化政企溝通。借助“政企通”及時發布惠企政策,積極回應項目單位訴求,指導和幫助項目單位做好開復工準備工作。
三是著眼于“實”,強化問題協調。進一步強化要素供給,全面梳理2021年度需加大用地保障的重大項目,著力保障重大項目用地、用海等要素指標。及時掌握項目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對相關問題進行會商會辦,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全力當好服務項目建設的“店小二”。截至2月28日,南通市26個在建2020年度省重大項目復工率達92.3%。
連云港市強化統籌協調推動重大項目復工
一是統籌市縣聯動。春節后,市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第一時間赴縣區、板塊重大項目現場,了解項目復工情況及現場施工人員健康狀況、環境消殺、項目建設等情況,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需求做好協調跟進,及時幫助解決。各縣區、板塊主要領導赴項目現場慰問一線值守人員,推動未停工或提前復工企業加快項目建設。
二是統籌政策保障。出臺八大保障措施,實施服務產業“十件實事”,開展“十送”活動,制定并發布包括減免房租、便捷醫療、上門幫辦等暖心“大禮包”。組織開展“迎新春穩崗留工送培訓”專項活動,安排專人結對聯系服務全市重點企業,確保企業生產有序、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緩解企業招工難、職工返崗慢等問題。
三是統籌要素保障。全市供水、供電、供熱等部門積極協同,煤電油氣運等要素資源保障有力,鑫能熱電、晨興環保等供熱公司全員上班,全力以赴做好供熱服務。強化企業運行協調力度,及時調度會辦難題,為全面復工復產竭力提供幫助。截至2月22日,連云港市14個在建2020年度省重大項目已全部復工,復工人數超90%,連云港盛虹煉化一體化、中化高端精細化工、斯爾邦丙烷產業基地、衛星石化乙烯綜合利用等4個項目春節期間仍然加足馬力,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其中,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有超1萬名施工人員奮戰在項目一線,確保每個時間節點不拖延,爭取項目盡早竣工投產。
淮安市搶抓時間推動重大項目建設
一是及早部署推動。節前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部署重大項目建設;節后及時組織重大項目開復工情況檢查督導。各縣區園區也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動員部署,大力推進重大項目開復工。
二是成立服務專班。班子成員分別掛鉤縣區(園區)上門辦、馬上辦,督促項目建設單位經常抓、抓經常,力保每次督查會辦都能解決一批問題、推進一批項目。
三是開展專項行動。扎實開展“迎新春送溫暖、穩崗留工”專項行動,積極開展就業援助月,組織臺資企業、縣區重點企業網絡招聘109場次,指導縣區開展戶外招聘、直播招聘、社區精準送崗等活動,通過運營商“點對點”發送政策、崗位信息52萬條,落實補貼1241萬元,為企業招送工1.15萬人。
鹽城市堅持分類推進力促重大項目快建設
一是強化生產企業留工穩崗。鼓勵外省員工就地過年,對在鹽參加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并留鹽過年的外來務工人員,由市縣兩級財政發放500元電子紅包和30G流量包,部分景區面向外來務工人員免費開放,SK三元鋰電池、東山精密柔性線路板等部分投產項目春節期間正常生產。截至2月底,全市累計發放電子紅包金額超1000萬元。
二是強化在建項目要素保障。成立在建工地工作專班,全力幫助春節期間連續建設的在建工地協調水電氣熱等要素,確保生產經營、物資供應、項目建設正常有序;市縣兩級舉辦近百場新春招聘會,組織“春風雁歸”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積極幫助1700多家企業和工地招聘返鄉員工入職。
三是強化前期項目手續幫辦。推出春節“不打烊”服務,通過政務服務一張網、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等“線上”“線下”服務通道,提供人社醫保、國土規劃、項目投資、工程建設等綜合服務,幫助項目盡早獲得建設施工手續,為節后開工創造條件。目前,17個在建2020年度省重大項目已復工16個,占比94.1%,員工到崗率達96.3%;111個在建市級重大項目全部復工。
揚州市以強化服務為抓手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復工
一是積極強化用工服務。采取企業專項補貼、加班補貼、房租減半等措施鼓勵企業制定外地員工春節錯避峰放假和留揚調休計劃。線上線下同步發力,全面了解企業開復工時間和用工需求,提高人力資源服務的針對性、精準性。江都區舉辦線上新春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近4000個;邗江區開展3場招聘活動,共為121家企業發布招聘信息,提供就業崗位4780個。
二是強化防疫服務。對復產復工返崗人員,尤其是返鄉、外來務工等人員進行全面篩查,分級分類管控。建立健全員工日常健康管理制度,嚴格入廠健康檢查,采取封閉式管理。超前謀劃,合理儲備防疫物資,提前預備口罩、手套等防護物品和洗手液、酒精等消毒用品。
三是強化審批服務。節后上班第一天,市委、市政府即召開全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大會,印發了《2021年揚州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任務清單》,對列入省、市及參加集中開工活動的重大項目,在土地出讓階段即由各職能部門實行“預審批”并加蓋“藍章”,同步對接市審圖中心開展圖審;通過提前介入、預先審查、“紅藍章”管理,讓重大項目“交地即發證”,讓項目企業“拿地即開工”。
鎮江市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復工復產
一是完善留鎮過年相關政策。出臺《關于鼓勵在鎮外地人員留鎮過年的通知》,通過發放專項補貼、鼓勵房租減免、開展關愛服務等措施,倡導外地人員留鎮過年,支持企業春節期間正常生產。揚中長城汽車零部件、鎮江新區孚能鋰離子電池等重大項目積極響應政策號召,過年期間均未停工。
二是實施重大項目復工調度。建立省重大項目日調度、市重點項目周調度機制,要求各地按期梳理上報省、市重大項目復工相關情況,特別是未復工項目計劃開復工時間及當前存在的困難,確保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復工困難和問題。
三是組織項目現場調研推動。2月25日組織省市重大產業項目調研活動,實地察看項目進展和節后復工防疫情況,現場協調解決問題,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目前,鎮江市9個在建2020年度省重大項目已全部復工。
泰州市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出“實招”
一是務實執行惠企政策。拓展“政策找人”“補貼找企業”服務新模式,積極組織開展“就業服務惠企行”活動,進一步簡化申報流程、減免申請手續,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社保降費緩繳減負,技能提升“展翅”行動等多項優惠政策,用足用好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確保企業應知盡知、應享盡享。
二是扎實開展留工招工。開展“留幸福水天堂,享歡樂泰牛年”等系列活動,給予留泰職工專項補貼、房租減免補貼等政策優惠,鼓勵企業依法依規支付加班工資和做好調休;組織開展中介機構和重點企業供需對接洽談會,通過“泰興人才網”“泰興智慧就業地圖”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舉辦“春風送崗 職等你來”等系列招聘活動20多場次,提供招聘崗位15000多個。藍思旺精密、長城汽車、匯福糧油等重大項目春節期間正常建設。
三是切實抓嚴疫情服務保障。提前對接勞動力輸出地衛生防疫部門,提供上門核酸檢測服務,確保外來務工人員健康安全;建立疫情期間重點企業用工日報制度,監控招工情況,加強人員摸排和健康管理,以全鏈條、無盲區、可追溯的“硬招”保障企業用工安全。截至2月28日,12個在建2020年度省重大項目已全部復工;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復工2611家,占比達99.6%;110家工業“十佳百強”企業全部復工。
宿遷市堅持“精心服務”全力加快重大項目建設
一是精心保障用工需求。鼓勵企業外地員工“就地過年”,對于安排外地員工就地在過節的企業,給予春節補貼、房租減免等各項補貼,免費提供防疫物資,優先安排企業外地員工免費接種新冠疫苗。鼓勵企業穩崗留工,制定外地員工春節錯峰避峰放假和留宿調休計劃,搶先機、搶工期。鼓勵企業開展招聘活動,舉行線上、線下企業招聘會,為供需雙方搭建對接服務平臺,積極促進穩就業、保就業。
二是精心組織幫辦代辦。對需辦理前期手續的項目,從立項、土地、規劃、環評等方面進行逐一梳理細化,實行部門聯審、“不見面審批”,依法依規從快從簡辦理。對于重大產業項目,優先安排開標評標場所,全力保障項目開評標活動,積極推廣“不見面招投標”;推行信用承諾制,鼓勵實行總承包招標,減少招標層次,提升招標效能。
三是精心組織全程推進。實行重大產業項目定期報告制度,及時協商會辦項目推進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實行動態調度、銷號管理。建立健全項目建設督查公示機制,堅持政府督查與社會公示相結合,督查通報項目進展情況,有效推動項目快建設、快推進。對百億級重大項目,成立服務專班,堅持市縣聯動、協調配合,確保項目順利推進。目前,在建省級項目已實現全部復工,市級重大產業項目復工復產率超過90%。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相關案例
聯系我們
昆山敏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電話:0512-57238889
傳真:0512-57229889
郵箱:info@ksminjie.com
地址:江蘇省昆山市錦溪鎮文昌路121號(昆山市農村商業銀行4樓)
掃一掃手機瀏覽
頁面版權所有?昆山敏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11049345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昆山
頁面版權所有?昆山敏杰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蘇ICP備11049345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昆山